低温离子交换钢化工艺是耐高温玻璃化学强化的一种,其一离子半径较大的离子置换耐高温玻璃中半径较小的离子,使玻璃表面产生“挤塞”膨胀,产生压应力。其压应力的大小取决于这一对交换离子的体积效应:
б=1/3(E/1-μ)△V/V
式中:б——表面压应力,MPa;
E——弹性模量,MPa;
μ——泊松比;
△V/V——离子交换前后的体积变化百分比。
通常采用含Na+玻璃在含K+熔盐中进行交换;含Li+玻璃在含Na+熔盐中进行离子交换。一般在退火温度以下进行,所以是低温离子交换工艺。由于在此温度下应力松弛速度很慢,表面压应力的大小与热处理时间的平方成正比,适当离子交换时间可以提供强化效果。
玻璃组成比工艺条件的变化对玻璃强度的影响更大。试验表面,通过相同的化学强度处理,铝硅玻璃比普通钠钙玻璃具有较强、较厚的压应力层。化学强化的钠钙玻璃的压应力层,嘴歪表面压应力为7000~10000nm/cm,应力层厚度20~40μm,而铝硅玻璃最外表层的应力强度在10000nm/cm以上,应力层厚度达100μm。由于较厚的压应力层,即使玻璃表面因摩擦而受伤了,玻璃仍能保持高的强度。